咨询电话:0531-83188567
发布时间:2019-10-28 08:38:18
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年龄差异,服饰不仅起到区分不同性别身份的作用,还有年龄大小的标志的作用,各民族不同年龄段的服饰在各民族社会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,特别是成年与婚否的标志,在各民族社会中都有约定俗成的,大家都须遵守。这种特点往往表现在儿童期、少年期,青年、中年和老年间的差异。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年龄段均有不同的服饰
白族儿童出世后都穿狗皮衣,男女不分,帽子则有区别,男孩为狮子帽,虎头帽,女孩为凤尾帽,鱼尾帽。少年时期,女孩包头为白底绣花,青年时期的女孩包头上缠着大辫子,表示未婚。一旦结婚,辫子就改成发髻,扎在后脑上或包在包头里面。
到中年包头不能用白底,只能用扎染布,有的地方一旦结婚,包头就改成深色,而且从颜色来看,成年后只能用深色,不能用大红大绿,各个年龄段有明显的标志。
白族
阿昌族区分不同年龄的服饰则以户撒、梁河两地最具特色,户撒男子多穿深色对襟上衣,肥管长裤。老年男子常戴一种有缨须的卷边帽,妇女上穿蓝、黑色的对襟短衣,下着长裤,裤脚镶拼红、蓝、黑色三色布条。扎腰裙,打红、蓝、黑布拼镶而成的绑腿。
少女发辫盘头,上插银花和鲜花等事务,已婚妇女缠黑色大包头,爱在胸前佩挂银链等各种饰物,与黑色上衣形成强烈的对比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服饰,在阿昌族社会是有严格区分的。
洱源凤羽白族女孩的凤尾帽,既是未出嫁姑娘的符号标志,又是少女纯洁漂亮、聪明能干的象征。而在昆明滇池附近彝族姑娘的鸡冠帽,从佩戴的方式不同,表达出不同的信息。还没有成年的少女正戴、正在谈恋爱的少女歪戴,已经许配定下意中人的少女要前后倒戴,以不同的方式传达已婚还是未婚。
又如哈尼族女性,头上后部佩戴一种称之为“欧丘丘”的装饰,表明她已经17岁了,可以谈婚论嫁,如果她有鬓角,说明她已经18岁了可以出嫁,假如她在“欧丘丘”包一块黑布,则表示她已经有意中人了。
哈尼族
普米族女孩是否婚配,可以从其头饰上加以辨别。通常未婚姑娘一般用双层刺花的蓝色布包头,外挂一根红毛线;而已婚姑娘则要用三四米长,宽六十多厘米的黑布包头,包头的直径越大、越圆就越漂亮。
普米族
毛南族的老、中、青、少幼各个年龄层次上的服装差异十分明显,他们把青年服装称作“骨勒作”,儿童服装称作“骨勒节”,老年服装称作“骨海老”。一般男女小孩均穿开裆裤,有名望的长者穿骑马裤。
达斡尔族少女的发饰也有明显的年龄段区分,一般十二三岁的姑娘开始梳齐耳短发,留齐眉的刘海,不修鬓角,结婚后需将鬓角修剪成四方形,并用线将鬓角的汗毛绞纹干净,头发向后梳。30岁以后,将向后梳的头发向上挽起,用发卡夹在枕骨上,40岁以后,头上要盘发髻。
达斡尔族
用服饰来约束人们和展示不同年龄时限内人们的不同标志,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符号系统,有的服饰不仅起到指示和约束的作用,还有特定的象征意义。少数民族的成年礼均有特定的仪式,更换服饰是其中重要的环节
纳西族永宁摩梭人成年礼仪式是通过换裙换裤来进行的,也有年龄在服饰上的区别,通常13岁之前男女穿长衫而不能穿短裤,年满13岁,当年的大年初一要举行穿裤换裙礼,届时全家人围坐在火塘四周,火塘内的火烧得很旺,照得满屋通亮。锅庄菩萨前摆上糖果、点心之类的祭品,祈求孩子健康成长。
摩梭人
行礼的男孩或女孩,站在屋内的男柱或女柱下面,脚踩一块猪膘肉和一袋粮食,有的地区男孩还要手持一根木矛,矛头栓一布旗,悬挂一把终生佩戴的长刀,木矛下拴两根皮带呈半圆形,由男孩拉着皮带,象征可以使用武器,成年后英勇善战,能参加军事活动。女孩子手持纺轮梭子等纺织工具,意为可以参加纺纱织布,操持家务了。
礼毕,男孩由舅舅,女孩由母亲给她脱去旧衣,换上新衣并穿上裤、裙。有的是请子女多、福相好的代劳,参加仪式者说一些吉祥话和祝贺词,事毕孩子向舅舅、母亲及长辈叩头,参加者给孩子赠送一些礼品。
在瑶族和凉山彝族也是按年龄区分服装,瑶族大多是通过“度戎”仪式才能完成男孩和女孩的成年礼,经过“度戎”成年礼后便可以更换服饰。而换裙则是大小凉山彝族女孩成年礼的标志,彝族换裙称为“撒拉伙”,也就是说脱去童年的裙子,换上成年的裙子。
彝族
换裙前,女孩梳单辫,穿耳线,着红白两色二结群,裙上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暗边。换裙后发型由原来的单辫梳成双辫,带上哈帕,换上三节或四节彩裙,换裙后少女可以进行社交活动。从头饰上区分女性是否结婚,生育,在各少数民族中十分普遍
藏族未婚女子与已婚妇女发式有明显区别,在牧区少女不梳细辫,多为三股结扎成大辫,或独辫盘于头上。已婚者方梳细辫,细辫子又细又多,多达百余根。在农村,未婚女子梳独辫,已婚者梳双辫子,辫尾用红绳相系,有的地方已婚女子把辫子扎于腰带中,有的地方则盘于头上。
藏族
羌族一些地区未婚少女头帕饰花,带桃形耳环,挂花围腰;已婚妇女头搭青布折叠帕。发辫缠绕作髻,上插银针,拴青、蓝包围腰,并用白、红、绿三色缠“人”字形裹腿。
纳西族妇女以长发为贵,戴牦牛假发,但必须是找到“阿注”后才能佩戴,否则会被人耻笑,尤其是小姑娘不能有此头饰。
傈傈族未婚妇女与已婚妇女的头饰也不同,已婚妇女戴大耳环,长可垂肩,留长发,梳辫子,头上以珊瑚、料珠为饰。未婚姑娘头戴用羊皮织带所编的斗帽,两条发辫系于入斗帽下,两耳各穿一孔,婚嫁时才配耳环。
傈傈族
木里壮族,未婚姑娘留长发,梳长辫,垂于脑后,包青布帕。身着右开襟短衫,素色布腰带,下穿鲜艳褶裙;已婚妇女将长辫梳成发髻垂于脑后,裙子改为青布褶裙。凉山彝族未育妇女戴帕,生育以后换帕或缠头帕,皆为黑色。
婚否、育否的标准,至今仍如此鲜明的表现在妇女的服饰上,这不仅是人类社会婚育文化在服饰上的反映,而且,也是女性文化在服饰中的具体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