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曾是一名外科医生、她曾是一名临床护士;疫情来临,在槐荫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工作的他被分配到指挥部协调工作,而在槐荫区人社局的她坚守在社区展开排查……他们是夫妻,更是战友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,秦涛和李君夫妻二人舍小家顾大家,用支持、理解、包容、鼓劲,书写了最美家庭故事。
秦涛跟李君都是80后,两人均曾在医院从事外科工作,有着丰富的医学常识。疫情发生后,在微信群中看到大学同学正月初一即奔向湖北前线的消息,小两口流下了担忧又自责的泪水。“若还在医院,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在这个特殊时刻为社会尽一份力?”秦涛说。终于,接到单位下发的招募公职人员下沉一线服务防控工作的通知,夫妻俩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书。
期盼的同时,看着因心梗脑梗后遗症右侧肢体偏瘫的父亲,腰椎间盘突出严重的母亲,还有5岁的女儿,两人心头却不由地涌起了一丝担忧。秦涛的母亲无意中看到小两口的申请书,老人深深担忧孩子安全的同时,又想到家里的状况,希望能有一人留下来顾家。正在苦恼谁走谁留时,失语许久的父亲憋着气说出了几个字:“去,一起走。”就是这几个字,让秦涛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疫情防控的一线。
“我在手术室做过手术,防护工作我在行,让我过去,你们别靠得太近!”曾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且有3年外科工作经验的秦涛,经过选拔,加入到了槐荫区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。在承担区疫情数据统计的同时,报名参加了综合协调组夜班组,主动肩负起重点人员发热门诊就诊管理重担。
在秦涛的办公室里,记者看到了他桌子上堆起的一份份文件,还有他小本子上记满的防疫措施和注意事项。其间,他共接听咨询电话700余次,完成发热门诊对接任务300余次,联系120接送重点人员居家隔离80人,联系120接送治愈病例15次……平均每天要接听五六十个电话,很多电话不分日夜,所以,办公室成为他的另一个家。
而妻子李君投身在“双报到”社区的防疫一线,全力做好应急值守、交通管制、筛查排查、动态监控等工作。有过护士经历的她,对每一名进出小区的人员检测体温、登记在案,把好“预防关”“入口关”“监控关”,确保社区防控无死角。
“我和李君都干过医生,所以我们心里比谁都想要为疫情做点什么。”秦涛说,“有时候一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,顾不上关心她和家人,但我们彼此理解对方、支持对方,并肩作战是我们彼此最长情的相守!只要疫情没结束,我俩就继续坚守!”秦涛坚定地说。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是夫妻二人的座右铭。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,他们用赤诚打动人心,用坚守捍卫本职,夫唱妇随共抗疫,舍了小家顾大家。
(本报记者郭歌)